近一段时间,很多家庭,经历了送考,揭晓高考成绩,填报志愿,又迎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很大一批孩子,要离开父母,去外省上学了,充满了无尽的期待。
很多年之前,教育不那么发达,大学生数量不多,也很好安排自己的未来,或者学校直接就安排妥当了。
但是现在,满大街都是大学生,学业和事业的情况就显得复杂多了。
作为父母,应该加强引导,和孩子谈一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,做到未雨绸缪。
图片
01
第一个方面的问题:非要去外省上大学,和顺其自然地选择去外省上大学,不是一回事。
非要去、选择去,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,父母们不要混为一谈。
《每日商报》平台,刊登过一项调查,在同等条件下,100位家长,只有17%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省外;10%的家长表示尊重孩子的选择。尤其是女孩们的家长,真的有太多的担忧。
可以推断,大部分的家长,都建议孩子在本省上大学,这样就便于家人互相关照,也少了很多的麻烦。
但是有的孩子,非要去外省,这就显然是和父母“对着干”?
为什么会这样呢?不能单纯用孩子不懂事,叛逆等来作为结论。真正的答案,是孩子在争取“独立”。
在张雪峰的直播间,听到一个例子。
一对夫妻,有两个孩子,一男一女。
夫妻安排,男孩可以走四方,去外地求发展,赚大钱。哪里读大学,都好。
同时,夫妻安排女孩最好是本地就业,也照顾家庭的以后,能够签约本地的教师岗位就最好了。
可是女儿却表示,非要去外省不可。如果父母拦着自己,大不了自己贷款读书。
为什么女儿铁了心去外省,明眼人都知道——摆脱父母的控制欲。
女儿是一个独立的人,有自己的命运,凭什么要在父母身边,成为“养老工具人”?
搞清楚孩子是非要去外省的原因,那么父母就要反思自己了。真的要放手了,放手才是最大的爱。
父母对孩子的态度,从控制,到放手,会给孩子很好的感受,也会有利于以后的沟通。
孩子是自然选择,为了好专业和学校,去的外省,父母是幸运的,只要多鼓励孩子,保持应有的联系,就好了。
图片
02
第二个方面的问题:本省上大学和外省上大学的差距多大,应该心中有数。
本省上大学,离家里近一些,环境适应也快一些,并且在同一座城市里,也有过去的同学,大家还可以聚一聚,不孤单。
本省的大学毕业,在本省工作的机会也很大。尤其是一些订单班。这就意味着,未来还可以得到父母的财产上的支撑。
本省也有弊端,就是走不远,格局不一定会打开很大。另外,如果是相对落后的省份,这读书,就业的条件,不会太好。
外省的大学,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生活习惯,看到诗和远方,带来很多憧憬。
外省的大学,需要自己更多的适应能力,是考验也是促进。对一个孩子的独立,有很大帮助。
外省的大学,如果地方条件好,就业也好,那就意味着在那里会扎根。
当然,外省也存在条件不好的情况,这就面临着,要回到老家就业,或者转移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去就业。毕业后,什么都要从头开始。
还有,根据大学和家庭之间的距离,要准备什么样的生活用品,出行攻略,也很有必要。
比方说,户口是否迁移,个人的学历档案转移,银行卡准备,费用的规划等。
权衡了外省、本省的优势和劣势,再去外省读书,就会知道自己在大学里如何做,方向在哪里,不会迷茫。
图片
03
第三个反面的问题:大学毕业之后,人生如何安顿。
上学的根本,是为了就业。
而当下就业的途径,很多,但多数的是我们不太了解的。尤其是外省的一些就业方式,我们没有体验,就知之甚少。
有必要在孩子去外省之前,谈一谈就业问题。就业是一面旗帜,对学业进行引领。
考什么证件,学额外的技能,选修课程,以后到什么地方安家等,都是和旗帜息息相关。
一种情况,外省读书,尽量就地就业。
对学校多年来,推荐就业的情况,要充分了解。虽然不是绝对的答案,但是有参考价值。
学校多年联系的企业,是就业的主渠道。你是否愿意去,去什么岗位?怎么才能去得成?想一想,到学校就开始谋划。
一种情况,外省读书,到本地来就业。
父母也许会给孩子铺路。这要和孩子商量,否则孩子不回来,就白忙活。
本地,父母是创业,还是联系了什么好的企业,父母的人脉资源如何,都要综合起来。
一种情况,外省读书,然后去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。
从北方学校毕业,到广东打工,家在湖南。这样的情况,比比皆是。
在不同城市转移,对孩子的能力考验很大。还是要多了解,就业的意向城市和行业。
就业存在偶然性,但是很多路,是可以规划的。
图片
04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
孩子们,不要等机会来了,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。
孩子们,不要赌气去外省,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。
孩子们,不要觉得外省就好玩,好风景,而是去看好经济,好前程。
做父母的,肯定会对孩子的人生,鼎力支持,但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托举,也很重要。
一家人,朝着外省出发,什么都准备足够,那前方就是幸福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冠达配资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-如何加杠杆炒股-免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